第一,發展道路尚不清晰
目前許多專家、學者都在論述中國IT外包應該按照什么模式發展。筆者認為,不論是印度模式還是其他模式,發展道路要根據各自的國情而定,固有經驗與創新并不矛盾,我們也應該依照中國國情來確定要走的路。中國的IT外包還在發展過程中,處于不成熟階段,必須先從給別人"做加工"開始,在技術、隊伍、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規模和經驗后,才能自己獨立出來,再逐漸樹立自己的品牌。所以在沒有形成自己獨立品牌之前,必須先做別人的"加工基地",而且利用外包的方式,能夠使企業在較短時間內發展壯大,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,更快形成獨立的品牌。
第二,人才儲備不足
與IT外包的快速成長同步,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。但是卻存在這樣的現象:一方面,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,另一方面,企業崗位空缺卻找不到合適的人。有企業甚至說:如果有足夠人力資源支持的話,我們的定單就不成問題。是什么原因使企業發出這樣的感嘆呢?首先,我們更多的是應試教育而不是素質教育,片面追求升學率,使得我們的學生缺乏創新精神;其次,理論與實踐的脫節。我們的大學在學科設置上過于程式化,缺乏與實踐的結合,使得培養出來的人只會死啃書本,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的需要。另外,學生就業心態也有問題,擇業時想找一家有實力的企業無可厚非,但是許多學生眼高手低,即使愿意招聘他們,企業也要付出很高的培養成本,加大了企業的負擔。最后,缺乏復合型人才。與單一技能的人才相比,復合型人才能夠節約企業人力成本,更適合具體工作崗位要求,這樣既可以縮短人才培養周期,又能充分發揮人才的實力,所以企業普遍對復合型人才、實踐型人才趨之若鶩。但從目前來看,復合型人才相對較少,使得企業根本不能實現人力資源方面的儲備。
第三,缺乏代表企業的行業組織
談到技術外包,許多人都愿意拿中國與印度做比較。先不論印度其他方面如何,在行業組織方面,他們卻有我們無法比擬的優勢。印度有個行業協會叫NASSCOM,它是一個以公司形式注冊的非盈利協會,不夸張地說,印度外包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要歸功于這個組織。它的職能相當于一個公司的市場部,所不同的是,它是印度外包行業在國際上的"市場部".當美國公司要做業務外包的時候,第一反映就是去找印度,因為NASSCOM已經把工作做到了極致。中國的技術外包要想進入世界前三位,成立能夠代表行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非贏利組織是非常重要的。
第四,缺乏大型團隊的管理經驗
在中國,一個開發團隊超過100人就被認為是很大的團隊,拿印度來講,他們對于大型團隊的定義往往是以千人甚至數千人來計算的。對于中國的技術外包企業,解決項目來源問題的同時,就要解決人員管理的問題。如何將一個大型項目逐級派發,每個人、每個項目組之間如何能夠做到無縫對接,而使管理成本又是最低的,是任何一個技術外包公司都要解決的問題。
第五,缺乏給國際大型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
賽迪的專家經過考察,認為中國與印度在技術外包方面,還沒有構成正面的沖突關系。從目前中國承包的項目上看,我們的服務還處于行業的較底端,比如軟件開發、測試等,而涉及到提供解決方案等高端業務,我們幾乎沒有涉及到,原因是從咨詢到設計的這些方面,中國并不具備太大實力。
綜上所述,中國的IT外包業務要想在2007年到2010年間進入世界三強,要走的路還很長,要解決的問題也很多。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:中國必須清楚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特點,找到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道路,并且腳踏實地、堅持不懈地走下去。要實現中國在國際技術外包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的目標,不僅僅是某些企業的責任,單單靠企業單打獨斗是遠遠不夠的,政府也應該在人力、物力、政策等方面給予相應支持。